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道 據香港《明報》網站8月20日報道,加拿大機械人HitchBOT憑藉趣致外表和能言善道,贏得路人襄助,順利完成為期3SD記憶卡周、縱橫加拿大6000公里的搭順風車旅程,初步證明機械人與人類之間可以建立互信。
  為期ddr43周 全程6000公里
  HitchBOT以圓柱形舊啤酒冷卻器為身軀,用塑料蛋糕保存盒罩住的LED燈板當頭,配以藍色發泡膠管制的四肢,體態與身高1米、重6.8公斤的小孩相若。它在7月26日腳踏長靴,手戴鮮黃色膠手套,頭外接式硬碟頂垃圾桶蓋帽子,隻身從加拿大東部的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Halifax)出發,展開橫越加拿大之旅。它在路邊截車,告訴路人與司機“我要去卑詩省維多利亞市(Victoria),請盡可能載我去西邊”。在數十計司機協助下,它周一到達了維多利亞,定於周四在市內一間藝術中心出席“接風”儀式。
  HitchBOT內置環球定位和3G系統,擁有一把女聲,能利用語音識別軟件識別人類話語並作出適當反應,故在旅途上能與別人聊天,隨陌生人參加過土著聚會、婚禮、下午茶敘等活動,並將行蹤和隨身碟旅行照片傳送上網,吸引了逾3.35萬Twitter追隨者,在facebook贏得逾4萬個“贊”。
  測外接式硬碟試與人類互動互信
  HitchBOT是傳播系教授史密斯(David H. Smith)與澤勒(Frauke Zeller)的心血結晶。他們表示,除了測試人工智能技術,還希望藉HitchBOT搭順風車的任務探索“人類與日益無處不在的科技互動”的方式。
  HitchBOT需靠好心人來解決身邊問題,例如扣汽車安全帶。它靠太陽能驅動,每隔6小時充電一次。它與人類在這次測試中均表現得不錯,沒被利用為不法勾當工具。研製團隊表示,它日後還會去美國、德國、荷蘭、菲律賓等地做實驗。
  【延伸閱讀】
  美媒:社交陪伴型機器人或成護理老人好幫手
  2014-07-22 10:15:00
  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道 據美國大全新聞網7月20日報道,一位老年病學副教授20日在美國《紐約時報》撰文稱,許多老年人需要有“人”一直伴其左右,協助他們進行日常活動,聽他們講述各自的經歷和故事,並幫助他們獨立生活。換言之,他們需要機器人“護理員”。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近日在東京舉辦的科技展上,一個機器人在與觀眾交談。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路易絲·阿倫森在這篇文章中寫道:“理想世界的情況是,隨著我們的年齡逐漸增長,我們每個人將會至少擁有一位能滿足我們身體和情感需要的友好和善的全能型人類護理員。但我們中間大部分人所處的環境都並非理想世界。因此,有一個可靠的機器人照顧我們可能比並不可靠或使用虐待手段的人更好,或者說比根本沒人照顧我們要更好。”
  阿倫森說,護理工作是主要由女性和移民從事的低薪工作。通常,許多人不會選擇也沒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但機器人“護理員”可能會改變許多老年人和殘疾人的生活質量。
  她指出,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在推廣幫助抬起和移動病人的機器人“護理員”。歐洲研究人員已研製了社交陪伴型機器人。它們鼓勵老人或病人攝取健康的食物,鍛煉身體,參加社會活動。
  阿倫森說,美國在上述技術研發方面的進展則較為遲緩,不過有些醫院已使用機器人幫助醫生做手術或運送相關設備。但它們仍不同於能滿足人們對朋友或護理員的需要的機器人。用機器人取代護理員的想法在美國經常遭到質疑,甚至引發憤怒情緒。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和《史密森學會會刊》最近聯合開展了一項調查。這項隨機選擇1001名成年人為對象而進行的民意調查發現,60%的受訪者認為科學技術將在未來給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然而,在這些對科技給未來帶來積極影響持樂觀態度的美國人中,有65%的人仍對使用機器人“護理員”表示懷疑。
  【延伸閱讀】
  20年後汽車長啥樣:機器人駕駛 自我控制
  2014-07-23 14:40:00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騰訊科技訊,7月22日,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邀請200多名行業專家暢想20年後未來汽車的模樣,他們預測,到2030年,大多數新汽車可能不再需要後視鏡、緊急剎車以及喇叭。到2035年,汽車將不再需要方向盤、加速器甚至剎車板。屆時,機器人的駕駛技術將遠強於人類,根本不再需要人類碰觸方向盤。
  汽車製造商們在研發常規自動駕駛汽車方面已經取得長足進步,有些自動駕駛汽車很可能在10年左右面世。實際上,即使現在,許多汽車已經具備了自動駕駛汽車的雛形,比如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行人識別系統、停車輔助系統等,汽車越來越接近“自我控制”。
  但是我們還沒有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到來做好準備。政府必須制定管理這些車的法律,保險公司必須弄清非人駕駛汽車引發車禍時如何處理,將汽車與外部世界相連的雷達、傳感器、攝像頭等硬件設施依然需要改進等。在過渡階段,當汽車逐漸實現自我控制時,依然需要人類參與協調。但去掉汽車方向盤和剎車板具有很大創新意義。
  意大利帕爾馬大學研究員阿爾伯特·布羅基(Alberto Broggi)稱,這種改變是不可避免的,不再需要人類駕駛的汽車也會擺脫人類用以控制汽車的部件。這種改變可以將汽車設計從上百年的限制中解放出來谷歌已經公開表示,將於今年秋天在公路上開始測試首款自動駕駛汽車原型車。
  布羅基說,到2035年的預測可能成真,但在完全放棄對汽車的控制前,你需要確保汽車能夠處理任何情況。這就需要大量測試和驗證。我們想到幾項挑戰,比如飛機在高速公路上著陸、車道上突然出現天坑時,自動駕駛汽車將如何應對?
  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從提出一個問題,但沒有得到答案:當人類不再自己駕車時,汽車製造商們怎麼辦?布羅基說,他們可以將註意力從製造動力最強或最好操作的汽車轉向打造最強大自主能力的汽車。無需再做動力廣告,他們將會為“四輪機器人”遇到無數瘋狂情況時如何保持安全操作而抓狂。
  【延伸閱讀】
  經濟學人:2050年機器人有望在足球場擊敗人類
  2014-07-21 07:20:00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騰訊科技訊 7月20日,《經濟學人》網站日常發表文章稱,近年來機器人技術進步明顯,未來機器人足球隊甚至有可能擊敗人類足球隊。以現在的技術進步速度來看,這一點絕非天方夜譚。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梅西vs機器是很多評論家在今年世界杯決賽之前鼓吹的一種觀點,原因在於德國隊紀律嚴明,半決賽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擊敗了東道主巴西隊。儘管對德意志民族的精確性做出瞭如此描述,但實際上德國隊的隊員們畢竟還是人。7月19日在巴西東部城市若昂佩索亞(Joao Pessoa),最新一屆的機器人世界杯(RoboCup)開幕,這次比賽的參賽者是機器人運動員,而不是人類運動員。因此,人們不禁會想,什麼時候真正的機器能夠征服這項體育賽事?
  首屆機器人世界杯1997年舉辦之時,賽事發起者就制定了一個目標,希望到2050年工程師能夠生產出類似於人類的機器人足球隊,並且能夠與人類世界杯的冠軍相抗衡。但通過最近幾屆機器人世界杯參賽機器人笨拙的動作來看,這個目標似乎有點遙不可及。不過人們很容易低估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速度,十餘年來無人駕駛汽車和無人駕駛飛機都看起來是天方夜譚,但現在已經成為真正的企業業務。
  與谷歌在無人駕駛汽車方面的大手筆企業投資相比,參加今年機器人世界杯的150多支球隊預算並不多,不過組織者希望這項賽事的一些特點能夠在沒有資金刺激的情況下加快技術創新。
  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把競爭與合作聰明地結合起來。在淘汰賽之前,各支球隊都秘密準備自己的新策略,調整硬件和軟件。但在決賽結束之後,所有參賽球隊必須公佈自己的方法,這樣就提高了第二年參賽球隊的門檻。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對各支球隊硬件的力量進行限制,鼓勵球隊研究出聰明的獲勝策略,而不是靠蠻力取勝。
  機器人世界杯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這裡並非只有一個賽事,而是有很多個。既包括一些有輪子的圓柱形機器人,類似於《星球大戰》里的R2-D2,整個機器人球隊都由一臺計算機通過頭頂攝像頭輸入進行控制;也有一些完全擬人化的機器人聯賽,類似於R2-D2的忠實伙伴C-3PO。擬人機器人聯賽還再劃分為三個級別,包括兒童級、青少年級和成年人級。在這個領域,每個機器人都有自己的獨立傳感器和人工智能軟件。
  此外,對於那些不願安裝掃描器和上場拼搏的球隊來說,還有虛擬聯賽可以選擇。這個方面的比賽主要是為了提高軟件,為比賽每個步驟的每個動作設計最快速的計劃,無需擔心硬件產生的各種變故。另外還有供學齡極客比賽的青年聯賽,其中一些技術優秀的,肯定會在進入大學後參加成人世界里的機器人世界杯。
  要想感受機器人足球的最新技術,你必須深入幕後。上周,卡耐基·梅倫大學的研究生喬伊迪普·比斯瓦斯(Joydeep Biswas)和他的同事們正在對球隊進行最後的調整,他們將參加一個小型聯賽。在參加世界杯的機器人仍然顯得笨拙且易犯錯誤的時候,這個小型聯賽里機器人的速度和準確性已經非常驚人。他們的電子機械觸腳可以將聯賽專用的橙色足球以每秒8米的速度(真正足球領域的普通傳球速度為這個速度的兩倍)踢出。事實上,他們可以輕鬆地以更快的速度足球,只是受限於硬件控制和最高球速的規則。
  比斯瓦斯的導師是瑪努埃拉·維羅索(Manuela Veloso)博士,她參與創立了機器人世界杯,她的球隊也贏得了小型聯賽里的大多數冠軍。2009年,維羅索和她的同事們決定與對手分享那些幫助其贏得一系列冠軍的軟件技術。在這個決定推動下,現在開源已經成為硬性規定,並且迅速提升了比賽質量。
  “過去幾年裡,”維羅索博士說,“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我們開始分析真正足球的戰術和踢法,以調整我們的戰略。”她和自己的團隊在一篇已發表的論文中介紹說,他們觀察和研究對手的防守策略,吸引對手遠離可能阻止進球的位置,進而實現進球。這種策略被稱為“壓迫式進攻”,正是學自職業足球教科書。
  其他研究小組也取得了類似的進步,來自澳大利亞、中國、伊朗和泰國等國家的團隊經常能夠在比賽中取得靠前的名次,這與他們國家足球隊在球場上的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在機器人世界杯早期,各支球隊之間的水平差距非常明顯。但現在情況已經改變,在10分鐘的比賽時間里,最出色的球隊也只能取得很少的進球,類似於人類之間進行的水平接近的足球比賽。事實上,維羅索的球隊在去年比賽中獲得第二名,他們在常規時間與對手2比2踢平,點球大戰中落敗。
  另外,不僅僅球員是機器人。令很多國際足聯批評人士羡慕的是,維羅索和她的團隊正在研發機器人裁判。雖然它無法阻止一些球隊故意利用人類足球隊的一些做法,例如有力推搡對手機器人導致摔倒,但是它可以更加有效地執行一些規則,例如踢球速度的限制等。
  最令維羅索博士感到高興的是,機器人世界杯的比賽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沒有經過預先算法設定的動作,她對這種三角傳球、小梅西和阿根廷隊式的配合感到非常興奮。這種意料之外的動作是緊急行為的反映,這也是人工智能的最高層面。所以她認為,每年機器人世界杯都會帶來更多的進步。
  這樣看來,2050年機器人在足球比賽中擊敗人類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嗎?在半個世紀的時間里,藍色巨人IBM生產的美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在1997年擊敗了國際象棋大師加斯帕羅夫。據此判斷,機器人世界杯的目標並非遙不可及。事實上,問題或許應當是這樣的:到2050年,還會不會存在真正的人類足球運動員,他們或許會以某種方式增強肌體成為半機器人。那麼,機器人世界杯 vs 半機器人世界杯?(小貝)
  【延伸閱讀】
  原生廣告新模式:與品牌機器人聊天
  2014-07-28 09:44:00
  
  聊天機器人開闢廣告新模式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導語: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絡版今天刊登題為《廣告新前沿:與機器人聊天》(Advertising's New Frontier: Talk to the Bot)的評論文章稱,美國聊天應用Kik在聊天機器人領域的嘗試,可能會為這一市場開闢出全新的原生廣告模式。
  以下為文章全文:
  聊天廣告
  本月,美國青少年群體中最流行的聊天應用,悄然推出了一項可能決定廣告行業未來的功能。或者,它至少也將標志著品牌互動新時代的曙光。
  人們可以通過機器人直接與品牌對話,我們可以暫且稱之為“聊天廣告”(chatvertising)。
  我已經聽到人群中爆發出噓聲。你可能認為,廣告是最後一個需要更多創新的人類活動領域。但倘若所謂的“對話”最終停留在了文學層面,又當如何?
  Kik是一款與WhatsApp或Facebook Messenger類似的聊天服務,它號稱吸引了40%的美國青少年成為其活躍用戶。而現在,得益於一項擁有數十年曆史的技術——聊天機器人——這些使用Kik的青少年將得以與包括Moviefone、Funny、Die以及Kik自己在內的多個品牌展開直接對話。
  早在196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約瑟夫·維增鮑姆(Joseph Weizenbaum)就開發了一款名為ELIZA的電腦程序,可以直接與真人展開開放式的對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聊天機器人越來越擅長與人類互動,主要是因為程序員已經向其中加載了很多有關現實世界的知識。它們還可以從對話中吸取新的知識,從而提升對話技巧,讓我們誤以為它們真的很聰明。
  雙向溝通
  WhatsApp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了5億用戶,今年2月還被Facebook作價190億美元收購,其亞洲競爭對手也毫不示弱。正是得益於聊天應用的全面崛起,在此時將聊天機器人引薦給智能手機用戶或許正當其時。而將“品牌”這個原本毫無生氣的東西變成聊天對象,正是Kik創始人泰德·利文斯頓(Ted Livingston)的夢想所在。
  “如果你能像跟朋友聊天一樣跟品牌聊天,那肯定會十分強大。”他說。
  如果你感覺這些有些異想天開,那就想想擁有4億註冊用戶的日本聊天應用Line。2013年10月,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的經紀人在Line上註冊了一個賬號,並花錢請該公司製作了各種“貼紙”,可以直接用在聊天應用中,併為Line創造收入來源。為了得到這些貼紙,用戶必須在Line上成為麥特卡尼的粉絲,這個賬號可以與粉絲們“聊天”,還能更為他們提供這位歌手的最新動向。
  麥特卡尼在Twitter上擁有200萬粉絲,但在Line上的粉絲數量卻高達930萬。Kik希望進一步推廣和改進這一模式:倘若麥特卡尼或他的經紀人不僅僅是單方面地與粉絲溝通,而是與他們展開互動式的交談,情況會怎樣?
  Kik的聊天機器人現在還很原始,Kik團隊本身使用的機器人會講笑話,效果也最接近真實的對話,而其他品牌的機器人只能推送更多內容。
  應用效果
  聊天應用在美國以外廣受歡迎,由於那裡的運營商會根據短信發送條數收費,因而極大地刺激了他們使用免費應用的熱情。但這些應用究竟如何盈利仍是一大問題。例如,WhatsApp並不投放廣告,而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承諾將沿用這種模式。擁有4億用戶的微信也已經對廣告主與用戶的接觸方式制定了嚴格限制。
  在這種包含著各種親密關係的空間中一味地投放垃圾信息,無法起到效果。問題在於,直到現在,聊天應用中的“原生廣告”究竟應該是何模樣,依然尚未可知。然而,根據Kik發言人的說法,在這種“推廣式聊天”推出的第一周,其中一個項目已經吸引了150萬用戶參與其中。Kik自己的聊天機器人每天則可以得到180萬條消息。
  如果你認為,有這麼多青少年願意與聊天機器人溝通有些不可思議(Kik有80%的用戶不到22歲),那就來看看曾經獲獎的“三井”(Mitsuku)機器人的開發者,在2013年對記者說的一段話。
  “促使我繼續開發下去的,是人們發來的眾多郵件和反饋,他們遭遇了很多問題,有詢問約會建議的,還有在學校受欺負的,有身患重病的,還有征求面試建議的。甚至有很多老年人把機器人當做老伴來聊天。”
  技術前景
  讀到這裡還是沒有開竅的廣告主,似乎尚未理解他們業務的核心所在。
  各大品牌開發的聊天機器人可以用於娛樂,但也可以傳遞信息。試想,你的銀行或公共服務機構的機器人可以回答客服問題,效果會怎樣?利文斯頓說,Kik上的這些機器人將會提供答案。
  想象一下這種場景:塔可鐘想推出一種新口味的Doritos Locos Tacos。這種口味叫做“超辣”,而塔可鐘希望為其賦予一絲個性化的元素。他們最初會聘請50位真人代表與客戶溝通,而聊天引擎則可以在對話過程中展開學習,逐漸地實現自動化聊天,並最終完全自主地同時處理數千段對話。
  這正是聊天應用的原生廣告。而我們始終聽到有人說,聊天應用是社交媒體的未來。扎克伯格,你聽到了嗎?(鼎宏)
  【延伸閱讀】
  俄媒:機器人普希金亮相莫斯科 會背誦詩歌
  2014-06-09 09:19:00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在莫斯科舉辦的國際科技展上,工作人員在介紹以普希金頭部為原型的機器人。(Calvert Journal網站)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道 據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6月6日報道,與俄國著名詩人亞歷山大·普希金誕辰時相比,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天,莫斯科用一個會背詩的機器人來紀念這位偉大詩人誕辰215周年。
  在當日舉行的詩歌朗誦大賽決賽上,由英國製造的一款名為RoboThespian的機器人必將成為耀眼的明星。
  這款機器人能唱能跳,為參加“機器人舞會”國際科技展而來到莫斯科。在這次截至6月15日的科技展期間,有超過20款機器人參展,其中就包括一款能向參觀者背誦詩歌的以普希金頭部為原型的機器人。
  為了紀念普希金誕辰,俄羅斯人民藝術家謝爾蓋·別澤魯科夫6日、7日兩天還會和莫斯科當地管弦樂隊的成員一起,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國家博物館演出。
  普希金是俄羅斯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也被視為俄羅斯現代文學之父,他37歲時在決鬥中身亡。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葉甫蓋尼·奧涅金》、《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和《上尉的女兒》等。
  【延伸閱讀】
  法新社:機器人“世界杯”7月在巴西開賽
  2014-06-14 13:45:00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學生在新美國基金會進行機器人足球表演。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道 據法新社6月12日報道,機器人踢球的時候看起來就像5歲小孩:它們把球團團圍住,亂踢一氣,還不斷地摔跟頭。
  但近年來,機器人球隊取得了長足進步,一些研究人員甚至相信這些人形機器人可以在10年或20年之後挑戰世界上最優秀的球員。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丹尼爾·李說:“或許20年之後,我們就能研發出一支足以抗衡世界杯賽場上最優秀球隊的機器人球隊。”該校正尋求在下月巴西舉行的機器人世界杯賽——這是機器人足球界的頂級賽事——上連續第四次奪冠。
  丹尼爾·李表示,機器人足球不光是娛樂和博弈,還涉及人工智能和複雜運算,這些將有助於加深人們對人類視覺、認知和機動性的瞭解。
  他還說,類似技術還可用於具備做家務、搜救等功能的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丹尼爾今天率領其機器人球隊在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基金會進行了一場表演。
  他說,機器人的球技與10年前相比已有了進步,它們已從像小狗那樣的四條腿的機器,轉變為只有兩條腿的人類外形。但他表示,要想使機器人球隊可與人類同場競技,還要進行很多研究。在的表演中,機器人行動依然笨拙,有時不能準確定位足球,而且經常會撞在一起或是摔跟頭。
  他說:“機器可以在國際象棋的對弈中完勝人類,但踢起足球來,它們還不是我們(人類)的對手。”
  機器人需要學會處理對人類而言易如反掌的各種任務:尋找足球,對不同的光線和場地情況作出反應,並決定最佳戰術。
  他說,“我們的機器人要計算所有可能的狀況”——這意味著人類可以用智慧戰勝機器,“在創造性方面,人類更勝一籌”。
  由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生組成的參賽隊在2013年的荷蘭機器人世界杯賽上連續第三次獲得冠軍。此前兩次奪冠分別是2012年在墨西哥城和2011年在伊斯坦布爾。
  丹尼爾稱這項研究利用了從工程學、解剖學到體育學等諸多學科領域的知識。最大的挑戰是開發人類運動員擁有的那種意識和智慧。
  丹尼爾說:“難點在於理解對方球隊的意圖,這就是我們在讓機器人變得更加老練時遇到的障礙。”
  除了開發用於單台機器人的技術,研究人員還需找到讓這些機器人相互溝通以展開戰術協調的更好方式。
  丹尼爾說,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對智慧有深入的瞭解”,“我們還需要很多年時間才能做到這一點”。  (原標題:港媒:機械人搭順風車 成功橫越加拿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jvpfdppev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